古诗 |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|
朝代 | 宋代 |
作者 | 释正觉 |
释义 |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原文慧而能定,定而能应。空有短长,初无欠剩。 定慧力庄严,性相心齐证。 妙观察智照非功,成所作智同圆镜。 诗词问答问: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的作者是谁?答:释正觉 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空有(1).佛教语。空,指法性;有,指幻相。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。《佛地经论》卷四:“菩萨藏,千载已前,清净一味,无有乖諍;千载已后,乃兴空有二种异论。”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详其清心释累之训,空有兼遣之宗,道书之流也。” 李贤 注:“不执著为空,执著为有;兼遣谓不空不有,虚实两忘也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 * 颂》:“二諦现空有之津,二智包权实之底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归依三宝赞》词:“普愿众生同我愿,能於空有善思惟。” (2).徒有;只有。 后蜀 欧阳炯 《江城子》词:“空有 姑苏臺 上月,如 西子 镜,照江城。” 短长(1) 缺点和长处 (2)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(3) 意料不到的变故 (4) 物品的短与长 (5)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定慧定学与慧学的并称。定,禅定;慧,智慧。《法华经·序品》:“佛子定慧具足。” 唐 刘长卿 《送薛据宰涉县》诗:“既将慕幽絶,兼欲看定慧。”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一:“古人念念在定慧,临终安得而乱?今人念念在散乱,临终安得而定?”参见“ 三学 ”。 庄严佛家语。佛家对表相事物,或心理行为的道德意义的修饰、加强,称为庄严。今人以端庄而有威严为庄严 性相佛教语。性指事物的本质,相指事物的表象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三一:“有人言性相小有差别。性言其体,相言可识……如火,热是其性,烟是其相。”《文选·王屮<头陀寺碑文>》:“名言不得其性相,随迎不见其终始。” 李善 注:“ 竺道生 曰:法性者,法之本分也;法相者,事之貌也。”《坛经·机缘品》:“能所俱泯,性相如如,无不定时也。” 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一九七:“一百八下 西谿 鐘,一十三度溪花红,是恩是怨无性相,《冥祥记》里魂朦朧。” 观察(1) 细察事物的现象、动向 我曾细心地观察我的孩子们 (2) 考查或调查 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显示出一个周期性结构 智照(1).佛教语。谓智慧遍照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和范光禄祇洹像赞·佛赞》:“惟此 大觉 ,因心则灵,垢尽智照,数极慧明。” 南朝 宋 慧通 《驳顾道士<夷夏论>》:“然则圣人神鉴,靡所不通,智照寧有不周?” (2).泛指智慧明察。 李大钊 《民彝与政治》:“藏器於躬,待时而动,外界所加之迷惑压迫,如何其棼且重,彼自有其纯莹之智照,坚贞之操守,有匪先民之典謨训誥所能繄障以尽,姦雄之权谋数术所能劫持以穷也。” 非功无功。《管子·明法》:“是以忠臣死於非罪,而邪臣起於非功。” 圆镜圆形之镜。借指圆月。 南朝 梁元帝 《玄览赋》:“乍浮圆镜,时泛明珠。” |
随便看 |
|
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