殴蛇历史词典解释
一作曲池。春秋鲁邑,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二年 (前700),“公会杞侯、莒子盟于曲池”。《公梁传》 作殴蛇。
又称曲池。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。《公羊传》:鲁桓公十二年(前700年),公会纪侯、莒子,盟于殴蛇,即此。
词语分解:
- 殴蛇的解释 春秋 鲁国 地名。在今 山东省 宁阳县 东北。公羊传·桓公十二年:“盟于 殴蛇 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殴,丘于反,又音曲后反。蛇音移,又音池。”左传作“曲池”。
- 殴的字典解释 殴 (毆) ōu 打人:殴打
- 蛇的字典解释 蛇 shé 爬行动物,身体细长,体上有鳞,没有四肢
历史地名推荐:西不羹国
在今河南省襄城县东南。春秋时为楚属国,灭国后为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