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冠怎么写好看:
解冠书法图片
解冠历史词典解释
即獬豸冠。亦称法冠、柱后。原系楚国冠名。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楚文王好服獬冠,楚国效之。”高诱注:“文王,楚武王熊达之子熊疵也。解豸之冠,如今御史冠。”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:“法冠,一曰柱后。高五寸,以为展筒,铁柱卷,执法者服之,侍御史、廷尉正监平也。或谓之獬豸冠。獬豸神羊,能别曲直,楚王尝获之,故以为冠。”《集韵》:“獬,獬豸,兽名,或作觟。”此冠应即觟冠。后代或沿之,略有改变。
词语分解:
- 解冠的解释 后汉书·逸民传·逢萌:“﹝ 逢萌 ﹞即解冠挂 东都 城门,归,将家属浮海,客於 辽 东。”后以“解冠”谓辞去官职。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:“出 汀州 而解冠,入 溆浦 而捐视。”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乞朝见表:“今復还父母之乡邦,逼桑榆之晷刻,解冠告老,决在此行。” 清 顾炎武 赠卫处士蒿诗:“ 逢萌 既解冠, 范丹 亦絶粮。”
- 解的字典解释 解 jiě 剖开,分开:解剖
- 冠的字典解释 冠 guān 帽子:衣冠
历史知识推荐:中军大夫
官名。春秋时晋国置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三军,皆设大夫。中军大夫位在中军将、佐之下,侯长之上。助将、佐管理军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