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老翁历史词典解释
《孔子家语》卷三《辩政》:“孔子谓宓子贱曰:‘子治单父,众悦,子何施而得之也?子语丘所以为之者。’……(子贱)曰:‘不齐所父事者三人,所兄事者五人,所友视者十一人。’孔子曰:‘……犹未足也。’曰:‘此地有民贤于不齐者五人,不齐事之而禀度焉。皆教不齐所以治人之道。’”
春秋时,宓子贱治理单父,曾得到二十四位有德行者的帮助。此二十四位长者称为“二十四老翁”。后因用喻长者,或用作咏宓氏之典。
唐.高适《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》:“宾从何逶迤,二十四老翁。”此描述梦境中见到宓子贱伴有二十四老翁。
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兵无常势
兵:指用兵作战。常:恒久不变。用兵作战没有恒久不变的方式。指战局常有变化,必须灵活机智地运用战略战术。孙子.虚实:“夫兵形象水,水之行,避高而趋下;兵之形,避实而击虚。水因地而制形,兵因敌而制胜。故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