鄋瞒历史词典解释
鄋一作廋,又作鄋蛮。古族名。釐姓,又云漆姓(或说漆系来字之误,即釐姓)。相传在虞、夏为防风氏,守封嵎之山(今浙江德清东);在商代为汪芒氏;至春秋时称鄋瞒,又称长狄、大人,已北迁至今山东济南北,曾侵伐齐、鲁、宋等国,屡为鲁、宋、晋、齐、卫等所败。公元前594年,灭于晋。
词语分解:
- 鄋瞒的解释 古国名。 春秋 时 狄 的一支。 鲁文公 十一年为 齐 所灭。地在今 山东 境内。左传·文公十一年:“ 鄋瞒 侵 齐 ,遂伐我。” 杨伯峻 注:“ 陶正靖 春秋説谓‘ 鄋瞒 者, 狄 之种名,犹后世之部落云尔’…… 鄋瞒 国土,据方舆纪要谓在今 山东省 境。”
- 鄋的字典解释 鄋 sōu 〔鄋瞒( m俷 )〕中国春秋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小国,属长狄的一支
- 瞒的字典解释 瞒 (瞞) mán 隐藏实情,不让别人知道:瞒哄
历史知识推荐:垫江县
①西汉置。治今重庆合川市。两汉、两晋、南朝宋属巴郡,东汉末及三国蜀汉曾属巴西郡。南朝齐改为宕渠县。②南朝齐永明五年487改江州县置。治今重庆市。北周武成二年560改为巴县。齐、梁和西魏皆为巴郡治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