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壁山镇怎么写好看:
半壁山镇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河北兴隆县东七十五里,半壁山下。清乾隆初于此设巡司。
在河北省兴隆县东南部。面积131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半壁山,人口 1170。以镇东大槐山形似半面山得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主产玉米、高粱、谷子,盛产板栗、苹果。乡镇企业规模居全省之首。有胶合板、木器、食品等厂及采矿业。京建公路经此。
词语分解:
- 半壁的解释 1 2 指朝东的半面山崖半壁见海日。——唐·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 半边我那岳伯父拼身舍命与金人撕杀,才保全得半壁江山。——说岳全传
- 山镇的解释 某一地区最有名的山。周礼·夏官·职方氏:“东南曰 扬州 ,其山镇曰 会稽 ,其泽藪曰 具区 。” 郑玄 注:“镇,名山安地德者也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此九州九山,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,故尊之曰镇也。”
历史地名推荐:交脚汛
清乾隆时置,在今四川昭觉县南五里。有把总驻守。咸丰元年1851城毁,后移今昭觉县。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:宣统元年1909征凉山,“官军进驻交脚”。即此。二年1910改为昭觉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