曳兵弃甲怎么写好看:
曳兵弃甲书法图片
曳兵弃甲历史词典解释
拖着兵器,丢掉铠甲。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。陈毅《过汾河平原》诗:“丘貉古今同一慨,曳兵弃甲暗投降。”
并列 兵,兵器;甲,铠甲。形容败兵逃跑时的狼狈状况。陈毅《过汾河平原》诗:“丘貉古今同一慨,曳兵弃甲暗投降。”△多用于军事方面,有时也用以比喻工作中的穷于应付。 →丢盔卸甲 ↔追奔逐北
词语分解:
- 曳的解释 曳 yè 拉,牵引:曳引
- 弃甲的解释 丢掉铠甲。表示战败。左传·宣公二年:“睅其目,皤其腹,弃甲而復。” 杜预 注:“弃甲,谓亡师。”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:“边将其殆有弃甲之变乎?” 唐 韩愈 与凤翔邢尚书书:“戎狄弃甲而远遁,朝廷高枕而不虞,是岂负大丈夫平生之志愿哉!”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·张元一诗:“ 契丹 贼 孙万荣 寇 幽州 , 武懿宗 弃甲南走。” 陈毅 过汾河平原诗:“丘貉古今同一慨,曳兵弃甲暗投降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天书
旧时伪托从天上降下来的书。宋史.真宗本记:“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,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,守门卒涂荣告有司以闻。上召群臣拜迎于朝元殿,启封,号称天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