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学祭酒怎么写好看:
太学祭酒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北魏置,以掌太学事务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从五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不载。两晋南朝及北齐置国子祭酒,太学不置祭酒唯置博士,或属太常,或属国子祭酒。北魏并立国子学、太学,各置祭酒以主其事。
词语分解:
- 太学的解释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,即国学观太学。——后汉书·张衡传诸生学于太学。——明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君则在太学。
- 祭酒的解释 1.以酒祭祀或祭奠。仪礼·乡射礼:“获者南面坐,左执爵,祭脯醢。执爵兴,取肺坐祭,遂祭酒。”清史稿·礼志十一:“ 顺治 十八年, 世祖 崩, 圣祖 截髮辫成服……既大敛,奉梓宫 乾清宫 ,设几筵,朝、晡、日中三设奠,帝亲诣尚食祭酒。”2.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。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。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:“而 荀卿 三为祭酒焉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谓 荀卿 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,而皆为其
历史知识推荐:银票
由典当铺或钱庄、银号发行之兑换券。可以流通,并可随时兑换银两。清代乾隆、嘉庆、道光时期已广泛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