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首岭遗址历史词典解释
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位于陕西宝鸡金陵河西岸。年代为公元前5100—前3790年。1958—1978年发掘。面积约6万平方米。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存。前者出于遗址的下层,出土的彩陶钵与鹅蛋形三足陶罐等有独自的特点,故命名为“北首岭下层遗存”。后者主要是墓地,发现墓葬四百五十一座。包括竖穴土坑墓与瓮棺墓。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,少数为两人至三人合葬墓,一般都有随葬品,以杯口尖底瓶与圜底钵等陶器较为常见。
词语分解:
- 北首的解释 1.头朝北。古礼,人死入葬,尸体头朝北,故北首为死人之象。礼记·檀弓下:“葬於北方,北首,三代之达礼也。”左传·哀公二十六年:“ 得 梦 启 北首而寝於 卢门 之外。” 杜预 注:“北首,死象。”后汉书·蔡邕传论:“但愿北首旧丘,归骸先垄,又可得乎?”2.犹北向。史记·淮阴侯列传:“方今为将军计,莫如……北首 燕 路,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,暴其所长於 燕 , 燕 必不敢不听从。” 张守节 正义:“
- 遗址的解释 古人遗留下来的城堡、村落或寺庙等建筑基地古城遗址
历史知识推荐:澎浪矶
在今江西彭泽县西北临长江处,与小孤山相对。陆游入蜀记:“舟过矶,虽无风亦浪涌,盖以此得名也。”俗称彭郎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