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榜怎么写好看:
通榜书法图片
通榜历史词典解释
科举考试用语。唐代科举考试前,朝中官员可关通主试官,推荐举子使登第,谓之通榜。
词语分解:
- 通榜的解释 亦作“ 通牓 ”。 唐 时科举不糊名,由主试者定去取。试前,有预列知名之士,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,谓之“通榜”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·通榜:“ 贞元 十八年, 权德舆 主文, 陆傪 员外通榜帖, 韩文公 荐十人於 傪 。” 宋 洪迈 容斋四笔·韩文公荐士:“ 唐 兴科举之柄,顓付之主司,仍不糊名。又有交朋之厚者之助,谓之通榜。” 宋 苏轼 议学校贡举状:“ 唐 之通牓,故是弊法。”
- 通的字典解释 通 tōng 设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通风
- 榜的字典解释 榜 bǎng 张贴出来的文告或名单:榜帖(官府的公告)
历史知识推荐:张謇
1853—1926江苏通州今南通人,字季直,号啬庵。清光绪状元。授翰林院修撰。中日甲午战争后,愤政府丧权辱国,遂致力于实业、教育。光绪二十二年1896经张之洞奏派总办通州商务局,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。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