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虎涧怎么写好看:
五虎涧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山西垣曲县南六十五里五福涧村。黄河渡口。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。
又名五福涧。即今山西省垣曲县南五福涧。为古黄河津渡,明嘉靖时置千总于此,以防矿徒。
词语分解:
- 五虎的解释 1.指 明 代宦官 魏忠贤 私党中的五个文臣。明史·宦官传二·魏忠贤:“内外大权一归 忠贤 ……外廷文臣则 崔呈秀 、 田吉 、 吴淳夫 、 李夔龙 、 倪文焕 主谋议,号五虎。”2.指 南明 桂王 时与锦衣指挥使 李元胤 结党揽权的五个官员。明史·严起桓传:“时朝政决於 成栋 子 元胤 ,都御史 袁彭年 ,少詹事 刘湘客 ,给事中 丁时魁 、 金堡 、 蒙正发 五人附之,揽权植党,人目为五虎。
- 涧的字典解释 涧 (澗) jiàn 山间流水的沟:溪涧
历史地名推荐:南阳府
元至元八年 1271 改申州置,治所在南阳县 今河南南阳市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伏牛山及叶县以南,新野、桐柏二县以北,舞阳、泌阳二县以西地。1913年废。 元至元八年1271年改申州置,治南阳县今河南南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