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林图画院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北宋太宗雍熙元年(984)置,隶翰林院,掌绘画及塑造。设勾当官二人,以内侍充任。其属有待诏、艺学、祗候、学生等。神宗熙宁六年(1073),改隶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。哲宗绍圣二年(1095),改称图画局。
官署名。宋雍熙元年(公元984年)置,亦称翰林图画局,先属内侍省的翰林院,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改属都大提举诸司库务,绍兴二年(公元1132年)改院为局。掌绘画及塑造,设勾当二人,以内侍充任;又有待诏三人,艺学六人。祗候四人,学生等四十人。
词语分解:
- 翰林的解释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,唐朝以后始设,明、清改从进士中选拔翰林天台陶先生。—— 明· 高启书博鸡者事
- 画院的解释 旧时为朝廷服务的官方绘画机构。后以画法工整细致、严谨不苟称为画院派
历史官职推荐:宦者令
官名,宦者之长。战国置。西汉为宦者署之长,属少府,掌宫中宦者,有丞。东汉省。 官名,战国时赵国置,掌宦者。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:“蔺相如者,赵人也,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。”西汉也置,属少府,为宦者之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