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史馆清文总校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国史馆置,员额一人,掌总校满文之事。
词语分解:
- 国史的解释 1.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,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。后汉书·班固传:“既而有人上书 显宗 ,告 固 私改作国史者,有詔下郡,收 固 繫 京兆 狱。” 晋 杜预 <春秋经传集解>序:“诸侯亦各有国史。”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一:“国史数行犹有志,只将谈笑继英尘。”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:“国史者,君民比并之史。”2.国之史官。诗大序:“国史明乎得失之迹,伤人伦之废,哀刑政之苛,吟咏情性,
- 总校的解释 学校的总部。相对于“分校”而言。清 代官名,属翰林院国史馆。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:“总裁请添派总校四员,以君居首。”清史稿·职官志二:“国史馆总裁,掌修国史。 清 文总校一人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龙武
禁兵和将军称号,唐置。原名龙虎军,因避祖李虎讳,而改称龙武,分左右。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左右龙武军:“大将军各一人,正二品;统军各一人,正三品;将军三人,从三品。掌同羽林(掌统北衙禁兵,督摄左右厢飞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