毡袜裹脚靴历史词典解释
其他 毡袜、裹脚布和靴子。三者都穿在脚上,因以比喻关系密切,彼此不分。《儒林外史》14回:“马老先生,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,是他出,你们原是‘毡袜裹脚靴’,但须要我效劳的来。”△多用于形容彼此间的关系。
词语分解:
- 毡袜的解释 亦作“氊袜”。毡制的袜子。 宋 苏轼 物类相感志·衣服:“氊袜以生芋擦之,则耐久而不蛀。”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·服器一·毡屉﹝附方﹞:“痔疮初起,痒痛不止。用毡袜烘热熨之。冷又易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圆寂
梵文“涅槃”的意义,佛教所宣扬的最高境界,即“圆满”(具备)一切“清静功德”,寂(熄)灭一切烦恼。后来又称佛或僧人的死为“圆寂”。唐代释义净大宝积经:“我求圆寂,而除欲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