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地而坟怎么写好看:
祭地而坟历史词典解释
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记载:春秋时,晋献公宠爱的骊姬想害死太子申生,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。申生祭母回朝,把祭肉献给献公,骊姬暗中在祭肉里下了毒药。当献公要吃的时候,骊姬说,祭肉是外面来的,先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毒。于是“祭地,地坟”;给狗吃,狗也死了。献公认为是申生想害自己,要害他,申生自6*杀。
后以“祭地而坟”用为被人诬陷,无辜受屈而死之典。
清.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七回:“祭地而坟,长君无辜受屈。”
词语分解:
- 祭地的解释 1.天子祭祀地神。礼记·祭法:“燔柴於泰坛,祭天也;瘞埋於泰折,祭地也。”诗·大雅·云汉“上下奠瘞,靡神不宗” 毛 传:“上祭天,下祭地。”2.供祀神祭祖用的土地。战国策·东周策:“ 赵 取 周 之祭地, 周 君患之。”3.即祭田。红楼梦第九二回:“或是祭地,或是义庄,再置些坟屋。”
- 坟的解释 坟 (墳) fén 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:坟墓
历史典故推荐:汉皋解佩
文选.张衡〈南都赋〉:“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。”李善注引韩诗外传:“郑交甫将南适楚,遵波汉皋台下,乃遇二女,佩两珠,大如荆鸡之卵。”又文选.郭璞〈江赋〉:“感交甫之丧珮。”李善注引韩诗内传:“郑交甫遵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