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日王怎么写好看:
戒日王历史词典解释
590—647
本名曷利沙·伐弹那,又号尸罗逸多,意译戒日。公元七世纪前半叶印度曷利沙帝国统治者、剧作家、诗人。统治期间(606—647)统一北印度,迁都曲女城,严密行政制度,崇信佛教。唐贞观时,玄奘旅居印度,他礼遇甚隆,在曲女城召集无遮大会,请玄奘为主讲,说法十八天。后数遣使至唐献方物,著有剧本《龙喜记》、《璎珞记》、《钟情记》,诗篇《八大灵塔梵赞》、《晨朝赞》等。
词语分解:
- 戒日的解释 语本周礼·天官·大宰:“祀五帝……前期十日,帅执事而卜日,遂戒。”后以“戒日”指卜日。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·刘錡边报:“ 高宗 得 刘錡 奏,逆 亮 将戒日渡 江 。上以为忧。”
- 王的字典解释 王 wáng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王国
历史知识推荐:剡县
西汉置。治今浙江嵊州西南。三国吴移治今嵊州。汉至隋皆属会稽郡。唐武德四年621于县置嵊州,八年州废,改属越州。五代吴越改名赡县。北宋初复旧。宣和三年1121因剡字两火一刀,有兵火象,改名嵊县大元大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