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经腹笥怎么写好看:
五经腹笥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五经在笥”。清 查慎行《题同年詹允绳小照》诗:“万卷传家手泽新,五经腹笥自纷纶。”
词语分解:
- 五经的解释 五部儒家经书,即易、书、诗、礼、春秋五代时始印五经。——宋· 沈括梦溪笔谈·活板遂通五经。——后汉书·张衡传
- 腹笥的解释 语出后汉书·边韶传:“ 边 为姓, 孝 为字,腹便便,五经笥。”笥,书箱。后因称腹中所记之书籍和所有的学问为“腹笥”。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:“讲学情田埆,谈经腹笥虚。”明史·文苑传二·周玄:“尝挟书千卷,止 高棅 家,读十年,辞去,尽弃其书,曰:‘在吾腹笥矣。’” 清 纳兰性德 与韩元少书:“ 钱牧斋 腹笥既富,文笔又长,援古证今,每发一端,便如缾水泻地,迸注分流。” 柯灵 香雪
历史典故推荐:冰消冻释
比喻疑难、困惑像冰冻一样溶解消失。语本庄子.庚桑楚:“是乃所谓冰解冻释者,能乎?”宋.朱熹朱子语类卷三:“不迁怒,如镜悬水止;不贰过,如冰消冻释。” 见“冰解冻释”。宋·朱熹论差役利害状:“而此数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