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东路转运司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金朝地方机构。掌辖区税赋钱谷、仓库出纳、权衡度量。置于上京咸平府。设转运使领司事,秩正三品。下设同知转运使、副转运使等职。章宗泰和八年 (1208) 以辽东转运使兼按察副使,同知转运使兼签按察司事,转运副使兼按察判官。
词语分解:
- 辽东的解释 辽河以东的地区,即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。明朝在现在辽宁省境内设辽东都指挥使,防守边境
- 运司的解释 1.古代官名。转运使司转运使、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省称。 宋 吴自牧 梦粱录·解闱:“三年一次,八月十五日,放贡举应试诸州郡府及各路运司,并于此日放试。”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:“这个挡口,外面又进来一个人,大家都认得是 两淮 运使……独有 田小辫子 又顶住问:‘贵姓?台甫。’运司説了。”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:“嗣恐人心震骇,姑从宽先行撤任,即交运司 程雨亭 都转 仪洛 ,归案审讯。”2.指运司衙门
历史官职推荐:官属
官僚属吏。周礼·天官·大宰: “以八法治官府,一曰官属,以举邦治。”郑玄注: “官属,谓六官其属各六十。” 属吏、下属官吏。周礼·天官·大宰:“以八法治官府;一曰官属。”注:“官属,谓六官其属。”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