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纳怎么写好看:
沿纳历史词典解释
杂税名。唐末五代,两税以外加派各项钱物,有农具钱、牛皮钱、盐钱、曲钱、鞋钱等,岁随夏秋两税折变送纳。宋沿袭其中多数,统称沿纳,又名杂变。明道二年(1033),曾下诏将沿纳物以类并合为一,悉除诸税名,但至宋末,有些税名仍存留。沿纳的征敛,某些方面比五代更为苛刻。
词语分解:
- 沿纳的解释 唐 宋 田赋以外的苛捐杂税。亦称“ 杂变 ”。文献通考·田赋四:“ 南唐 正赋之外,所取不一。 宋 因之,名曰沿纳……在后,沿纳之赋,多从蠲减。”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明道二年:“自 唐 以来,民计田输赋外,增取他物,復折为赋,谓之杂变,亦谓之沿纳,名品烦细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:“ 五代 十国 时期,各割据国巧立名目,敲剥财物,设置多种苛捐杂税。 宋 朝统一后,全部
- 沿的字典解释 沿 yán 顺着,照着:沿岸(靠近江、河、湖、海一带的地区)
- 纳的字典解释 纳 (納) nà 收入,放进:出纳
历史知识推荐:伙活耕地
近代白马藏区于每年耕种季节,以寨为单位集中全部劳力和耕牛,从坝底到山坡,依次将全寨土地耕完,不分贫富,不计工找补。但在耕作期间无牛的贫苦户必须向牛主供给酒肉饮食,或赠送麻6*衣、麻裹腿等物,并承担耕牛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