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衣怎么写好看:
倒衣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颠倒衣裳”。谓忙于公务。唐 杜甫《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》:“长路更执绋,此心犹倒衣。”亦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。用以形容热情迎客。唐 皮日休《移元徵君书》:“斯时也,山林之间,宜倒衣以接礼,重迹以应命。”
词语分解:
- 倒衣的解释 1.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颠之倒之,自公召之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羣臣当以失晚,復恐后期,故於东方未明之时,急促惶遽,不暇整理衣服,故颠倒著衣裳而朝君。”后因以“倒衣”谓忙于公务。 唐 杜甫 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四韵:“长路更执紼,此心犹倒衣。” 宋 苏辙 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一首:“懒从朝謁事驂騑,此去高眠罢倒衣。”2.指因急促外出而倒穿衣裳。用以形
- 倒的字典解释 倒 dǎo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:摔倒
- 衣的字典解释 衣 y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衣服
历史典故推荐:相女配夫
指衡量女儿的情况,选择合适的女婿。明.周楫西湖二集.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:“窃以因材而笃,乃天道之常;相女配夫,实人事之正。”(笃:定。)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:“无奈想了想,这相女配夫,也不是件容易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