氤氲怎么写好看:
氤氲书法图片
氤氲历史词典解释
一作絪缊。指阴阳二气的交感变化状态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地氤氲,万物化醇。”认为天地间阴阳二气鼓荡不息,由此化育万物。张载《张子正蒙·太和》:“太和所谓道。中涵浮沉,升降,动静相感之性,是生絪缊相荡、胜负、屈伸之始。”此指元气自身不断上升、沉没,从而出现胜负、屈伸之运动状态。王夫之《张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阴阳异撰,而其絪缊于太虚之中。”指包含阴阳两对立面之元气本体孕育着运动变化的生机。由此引申,在古代文学作品中,亦将气(光、色)之相融相荡状况称为“絪缊”。
词语分解:
- 氤氲的解释 烟气、烟云弥漫的样子;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氲。——唐·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云烟氤氲
- 氤的字典解释 氤 yīn 〔氤氲〕a.烟云弥漫,如“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氤”;b.中国哲学术语,指万物由相互作用而变化生长,如“天地氤氤,万物化醇”
- 氲的字典解释 氲 yūn 〔氤氲〕见“ 氤”
历史知识推荐:神州国光集
杂志名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在上海创刊。双月刊。邓实主编。以“表扬国光,提倡美术”为宗旨,专刊历代金石书画,铜版影印,每期约五十幅。发行二十一期后更名神州大观,期数重起,续出十六期停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