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常参官怎么写好看:
未常参官历史词典解释
唐制,凡在朝廷任职之官均称京官,其中不是每日朝参者称为未常参官。宋制则称常参官为朝官,未常参官为京官。
词语分解:
- 未常的解释 1.犹未尝。未曾,不曾。秦併六国平话卷上:“自临阵以来,未常有此大捷。”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楔子:“小子相人多矣,未常有这等一庄事。”水浒传第九三回:“﹝ 李逵 ﹞忽转念道:‘外面雪兀是未止。’心里想着,身体未常动掸,却像已走出亭子外的一般。”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:“太保代父肃客,自晨至午,既无他语,亦未常少移徙,正襟危坐,待父归,始揖而退。”2.犹未尝。用在否定词前,构成双重否定,委婉地
- 参官的解释 被参劾而罢官。文明小史第五十回:“原来 黄抚台 是媚外一路,生平尤喜 德国 人,説是从前在某省做藩台,为了一桩事,几乎参官,幸亏一个 德国 官助了他一臂之力,这才风平浪静。”
历史官职推荐:太子右内率府
官署名。唐朝东宫置,有率一员、副率 一员,掌千牛供奉之事,有长史及录事、兵、胄参军事,又有千牛备身、备身左右、备身、主仗等官属。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为右奉裕卫,并改千牛备身名奉裕,咸亨元年670复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