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讨大将军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将军名号,辽置,为招讨司官员,掌招讨事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二·北面边防官·西南面五押招讨司》。
词语分解:
- 招讨的解释 1.招抚征讨。新五代史·唐臣传·西方邺:“ 荆南 高季兴 叛, 明宗 遣 襄州 节度使 刘训 等招讨,而以 东川 董璋 为西南面招讨使。”2.比喻魁首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:“秀才家那箇不风魔,大抵这箇酸丁忒劣角,风魔中占得箇招讨。”
- 大将军的解释 武官名。始于战国,汉代以后历代沿置,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。——广州军务记
历史官职推荐:议曹从事中郎
官名,东汉末年刘备置,掌参谋议论。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:“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,表于汉帝曰……议曹从事中郎、军议中郎将臣射援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