哓音瘏口历史词典解释
主谓 哓,争辩的声音。瘏,疲劳。形容费尽口舌。梁启超《本馆第一百册祝辞》1:“《清议报》,事业之至小者也,其责任止在于文字……虽然,非蔚不弃,敝帚自珍,哓音瘏口,亦已三年,言念前劳,不欲泯没。”△多用于情状方面。→舌敝唇焦
词语分解:
- 哓的解释 哓 (嘵) xiāo 〔哓哓〕a.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;b.争辩不止的声音,如“哓哓不休”
- 瘏口的解释 犹苦口。不辞繁劳、反复恳切地说。语本诗·豳风·鸱鸮:“予口卒瘏。”原谓口舌劳累致病。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:“不辞瘏口,聊贡罪言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礼仪三百威仪三千
礼仪:指周礼的礼文。三百:与“三千”对举,表示一少一多。威仪:古代祭享等典礼中的动作仪节及待人接物的礼仪。 周礼礼文有三百,各种事仪有三千。 极言古代礼仪之繁琐。语出礼记.中庸,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