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林怎么写好看:
枣林书法图片
枣林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张家湾南枣林庄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致和元年 (1328),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破通州,燕铁木儿与 “战于檀子山之枣林”;又 《顺帝纪八》: 至正十八年 (1358),毛贵攻漷州,“至枣林,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,遂略柳林”。皆此。
古邑聚名。在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。元为京畿东南要道。致和元年(1328年),上都兵也先帖木儿军等破通州,燕铁木耳与战,败之枣林;至正十八年(1358年)山东毛贵等攻漷州,至枣林败元兵。均指此。
词语分解:
- 枣林的解释 枣树林。 北周 庾信 咏树:“残核移桃种,空花植枣林。幽居对蒙密,蹊径转深沉。” 宋 黄庭坚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:“枣林蔽天日,交阴不容繖。”
- 枣的字典解释 枣 (棗) zǎo 落叶灌木或乔木,枝有刺,叶卵形,开小黄花,核果称“枣子”或“枣儿”,椭圆形,熟时红色,可食:枣红
- 林的字典解释 林 lín 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:树林
历史地名推荐:中屋
集镇名。在福建省长汀县东南、松毛岭两侧。属南山乡。人口2650。钟氏聚居名钟屋,当地方言衍为今名。有农贸集市。厦隘公路经此。为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