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口毒舌历史词典解释
形容出语伤人或赌咒,言辞恶毒。唐.卢仝《月蚀诗》:“月蚀鸟宫十三度,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,贪向何人家,行赤口毒舌,毒虫头上吃却月,不啄杀。”
并列 言语恶毒。唐·卢仝《月蚀诗》:“月蚀鸟宫十三度,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,贪向何人家,行赤口毒舌,毒舌头上吃却月,不啄杀。”△用于言语方面。
词语分解:
- 赤口的解释 1.谓谗毁者之口。 唐 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:“小人赤口,曷本於理?” 宋 陆游 养生诗:“忠言何啻千金药,赤口能烧万里城。”2.旧指一种恶神,主斗讼之事。 宋 储泳 祛疑说:“赤口,小煞耳。人或忤之,率多鬭讼。” 宋 陆游 己未重五诗:“安用丹书禳赤口,风波虽恶不关身。”3.见“ 赤口日 ”。
- 毒舌的解释 不中听的、恶毒的话
历史典故推荐:见猎
同“见猎心喜”。宋 米芾书海月赞跋:“余至惠州,访天竺 净惠师,见其堂张海月 辨公真像,坡公赞于其上,书法遒劲,余不觉见猎,索纸疾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