琉璃怎么写好看:
琉璃书法图片
琉璃历史词典解释
亦作流离、瑠璃等。应即玻璃(一作颇黎,梵文Spaktika之音转)。泛指古代玻璃和陶胎琉璃釉制品,最早出现在战国,隋、唐更为流行。《魏略·西戎传》载大秦国产“赤、白、黑、绿、黄、青、绀、缥、红、紫十种流离”。
词语分解:
- 琉璃的解释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。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,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,多加在粘土的外层,烧制成缸、盆、砖瓦等。亦指琉璃灯座一盏琉璃
- 琉的字典解释 琉 liú 〔琉璃〕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,多为绿色或金黄色,用于烧制砖瓦、缸、盆以及一些工艺品(“ 璃”读轻声)
- 璃的字典解释 璃 lí 〔玻璃〕见“ 〔琉璃〕见“ 玻”
历史知识推荐:女官六局
隋文帝于内廷设女官六尚宫、仪、服、食、寝、工。炀帝大加扩充,仿外廷尚书省,设女官六局二十四司,六局名称同文帝所定六尚。唐依隋制,尚宫局辖司记、司言、司簿、司闱;尚仪局辖司籍、司乐、司宾、司赞;尚服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