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燧怎么写好看:
阳燧书法图片
阳燧历史词典解释
古时向日取火器。又名阳遂、遂等。有铜制、冰制两种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。”郑玄注:“遂,阳遂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取火于日,故名阳遂。”又崔豹《古今注·杂注》:“阳燧,以铜为之,形如镜,照物则影倒,向日则火生,以艾承之,则得火也。”此铜镜不透明,系凹面镜;《淮南万毕书》:“削冰令圆,举以向日,以艾承其影,则火生。”此冰镜为凸透镜。
词语分解:
- 阳燧的解释 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形状的利用太阳取火的器具
- 阳的字典解释 阳 (陽) yáng 明亮
- 燧的字典解释 燧 suì 上古取火的器具:燧石
历史知识推荐:文益
885—958 唐末、五代时余杭今属浙江人,俗姓鲁。自幼出家,先游学闽、浙,“得法”于漳州治今福建漳浦罗汉寺桂琛,后住金陵今江苏南京清凉院,因称“清凉文益”。门人众多,问学者达千人。卒后被南唐中主李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