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部左参议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清末学部之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四品。佐尚书、侍郎核定法令章程,审议各司重要事宜。
词语分解:
- 学部的解释 1 ∶清末管理全国教育的中央官署2 ∶中国科学院各学科的领导机构,由院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的若干学部委员组成
- 参议的解释 1.参与谋议。后汉书·班固传下:“ 永元 初,大将军 竇宪 出征 匈奴 ,以 固 为中护军,与参议。”旧唐书·李林甫传:“ 林甫 久典枢衡,天下威权,并归於己,臺司机务, 希烈 不敢参议,但唯诺而已。”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七:“﹝ 和珅 ﹞将户部事务,一人把持,变更成法,不许部臣参议一字。”2.官名。 金 军中、 元 明 中书省属官, 明 布政司、通政司, 清 各部, 民国 初高级军事机
历史官职推荐:振威中郎将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196—220初曹操置。以李通为之,领兵屯汝南西界。见三国志·李通传。 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掌帅军征伐或驻守。三国志·魏书·李通传:“建安初,通举众诣太祖于许。拜通振威中郎将,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