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云 (雲) 寺历史词典解释
在今北京市西北香山东麓。初名碧云庵,元耶律楚材之后裔阿利吉建。明正德十一年(1516) 太监于经拓为寺,俗称于公寺。清乾隆十三年 (1748) 增建罗汉堂。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柩于此,后建衣冠冢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6引马汝骥 《碧云寺行》 诗云: “西山台殿数百十,侈丽无过碧云寺。”
词语分解:
- 碧云的解释 1.青云;碧空中的云。文选·江淹<杂体诗·效惠休“别怨”>:“日暮碧云合,佳人殊未来。” 张铣 注:“碧云,青云也。” 唐 戴叔伦 夏日登鹤岩偶成诗:“愿借老僧双白鹤,碧云深处共翱翔。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词:“悵佳人未来,碧云冉冉;王孙去后,芳草萋萋。” 程善之 古意诗:“高城回首碧云边,玉漏淙淙天未曙。”2.喻远方或天边。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。 唐 韦应物 奇皎然上人诗:“愿以碧云思,方君
历史地名推荐:梅花岭
①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。清一统志 ·扬州府一 引 江都县志: “明万历中,州守吴秀浚河积土而成,因树以梅,故名。” 史可法殉国后,人葬其衣冠于此。②在今广东紫金山西百里。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