隰郕历史词典解释
一名隰城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隐公十 一年 (前712),周王 “与郑人苏忿生之田: 温、原、絺、樊、隰郕”。又,僖公二十五年 (前635) 四月,“王入于王城。取大叔于温,杀之于隰城”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 河内郡怀县“有隰城”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: “沙沟水又东径隰城北。……京相璠曰: ‘在怀县西南。’”
古邑名。郕,又作城。周畿内邑。春秋时曾入于郑。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。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年):周与郑人苏忿生之田十二,隰郕为其一;僖公二十五年(前635年)“王入于王城,取大叔于温,杀之于隰城”,均此。
词语分解:
- 隰的字典解释 隰 xí 低湿的地方:“山有榛,隰有苓”
- 郕的字典解释 郕 chéng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范县一带
历史地名推荐:思陇镇
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。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置巡司于此。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西部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,8%为壮族。镇人民政府驻思陇圩,人口 1000。 清置思陇巡检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