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民政府主席行辕历史词典解释
区域性的军事指挥机关。抗日战争胜利以后,国6*民6*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民国三十五年(公元1946年)五月撤销,而蒋介石在林森死后已复任国民政府主席,并经民国三十二年(公元1943年)九月国6*民6*党五届十一中全会修改了的《国民政府组织法》规定,其职权复改为负实际政治责任,并兼任陆海空军大元帅。于是改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,设于广州、武汉、北平、郑州、重庆、东北、西北等处,作为内战的直接指挥机关,以行辕主任统帅之。在行辕之下将作战地区划分为十二个“绥靖”区,把兵力集中部署于各战略要地和交通线上。
词语分解:
- 国民的解释 1 2 全国民众3 今指取得一国国籍的人,即该国国民
- 行辕的解释 1.旧时高级官吏的行馆,亦指在暂驻之地所设的办事处所。 清 林则徐 密拿汉奸札稿:“其获到之犯,随即讯取供情,一俟本部堂到省,即日解送行辕以凭飭审。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:“主意打定,等大舅爷到了 上海 之后,便天天到行辕里伺候。” 吴玉章 辛亥革命十七:“﹝ 瑞澂 ﹞吓得心神不安,坐卧不宁,竟自把行辕设在兵舰上。”2.指行进中的车。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·行行重行行:“飞雁逐风翔,行
历史官职推荐:修撰
官名。唐朝置为史馆官,四人,掌修国史。玄宗天宝741—756以后,以他官兼职史馆者为之。初入为直馆。宪宗元和806—820以后,改以登朝官领史馆职者充任,未登朝官为直馆。集贤院亦设,无定员,多六品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