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綦崇礼的《蒙成大亨分送紫苏且以前书有戏谑语垂示解嘲辄次元韵》 全文: 先生昔为吏,敏政便剧繁。 利刃无错节,大邑如烹鲜。 民曹与廷尉,众纷常裕然。 胡为弃九卿,岁晚来灌园。 分阴在所惜,寸地不忍闲。 草木苟有用,岂惮远移根。 从来忧世心,中怀百虑煎。 栽梅期鼎实,无取寒花妍。 植竹待威凤,肯羡冥鸿骞。 此志未云遂,亦足留风烟。 山泉酿贤圣,艳曲听婵娟。 引酌梅竹下,醉卧云峰前。 何以解其酲,玉笋捧瓯圆。 香泛紫苏饮,醒心清可怜。 洗涤曲糵昏,还观神明全。 先生得此物,手种当春天。 耘培供采掇,内热常得痊。 云何失滋茂,无乃人力愆。 因疑课督功,多稼移大田。 循例犹见分,乞邻问东阡。 不耐作戏语,解嘲来巨篇。 珠玉隐光彩,入城惊市廛。 风霜已落木,洞户宜垂毡。 何当拥炉夜,一樽同笑言。
参考注释不耐不能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故人不耐无乐,乐不耐无形,形而不为道,不耐无乱。” 郑玄 注:“耐,古书能字也。” (1).不能忍受。《南史·张敷传》:“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,谓曰:‘道中可得言晤。’ 敷 不奉詔,曰:‘臣性不耐杂。’” 宋 向子諲 《减字木兰花》词:“不耐世间风与日,着意遮围,莫教春光造次归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复何匡山书》:“其声呜呜,不耐愁人听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韦素园》:“而种种可恶,令人不耐,所以突然辞职了。” (2).不愿意。 宋 余桂 《春日即事》诗:“半晴半雨春无準,燕怯轻寒不耐飞。” 戏语(1).犹戏言。开玩笑的话。《后汉书·五行志五》:“ 永康 元年八月, 巴郡 言黄龙见。时吏 傅坚 以郡欲上言,内白事以为走卒戏语,不可。太守不听。” 宋 苏轼 《<范文正公文集>叙》:“其於仁义礼乐忠信孝悌,盖如飢渴之於饮食……虽弄翰戏语,率然而作,必归於此。” (2).指开玩笑。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七:“ 卢抱经 学士 文弨 精於攷索,每朋辈小集谈艺,学士仰而沉思,以手频摩其面。同人戏语:‘此省皂脂钱耳。’” 解嘲 受人嘲笑时自己找个理由辩解 人有嘲雄,以玄之尚白, 雄解之,号曰解嘲。—— 扬雄《解嘲》 自我解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