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王绂渔乐图》 全文: 是人都道渔家乐,不识渔家乐何若。 弗躬亲者已隔膜,况耳食者真画诺。 九龙山水最佳处,孟端卜宅栖烟壑。 兴来泼墨写所见,非想当然成约略。 山高水深鱼鸟閒,偶著渔舟傍山脚。 岂徒浮家逭租赋,信是登仙听韶頀。 名之渔乐亦自得,山人意或别有托。
参考注释人都兽名。山都的一种。 清 周亮工 《夜登杭州城楼有感》“异土临风须自*慰,亲心万里苦相关。”自注:“ 汀 治初造,砍大树千餘。其树皆山都所居。山都有三种:下曰猪都,中曰人都,其高者为鸟都。即如人形而卑小,男妇自为配偶。猪都皆身如猪;鸟都人首能言,闻其声不见其形;人都或时见形。” 家乐谓富豪家所蓄的歌妓。 元 乔吉 《扬州梦》第一折:“老夫有一家乐女子,颇善歌舞,唤他出来伏事学士咱。” 元 无名氏 《醉写赤壁赋》第一折:“就今晚筵间,出家乐女子数人。” 不识(1).不知道,不认识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 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韩愈 《闵己赋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鲁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 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 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。” 渔家 渔户。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何若 表示疑问,与“何如”同 此为何若人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