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津怎么写好看:
茅津历史词典解释
黄河津渡名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。春秋时,在茅戎境内,故名(《水经·河水注》)。《左传》文公三年(前624):秦伐晋,“自茅津济”,即此。汉、晋、北朝时曾在大阳县境内,通称大阳津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宝应元年(762),回纥登里可汗助唐讨史朝义,唐殿中监药子昂请“自陕州大阳津渡河”。又南岸自汉以后在陕县(今河南陕县西南)西北,亦称陕津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东汉建安十年(205)河东郡掾卫固等反,“使兵数千人绝陕津”,即此。
词语分解:
- 茅的字典解释 茅 máo 多年生草本植物,春季先开花,后生叶,花穗上密生白毛
- 津的字典解释 津 jīn 渡水的地方:津渡
历史知识推荐:五峰石宝长官司
土司名。明洪武七年1374置。治今湖北五峰县。十四年废。永乐五年1407复置。属施州卫容美宣抚司。清雍正十三年1735政置长乐县。居民主要为土家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