鲈脍怎么写好看:
鲈脍书法图片
鲈脍历史词典解释
同“鲈鱼脍”。唐 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:“芋羹真底可,鲈脍漫劳思。”明 王世贞《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》诗:“汝岂因鲈脍,吾曾识凤毛。”
词语分解:
- 鲈脍的解释 亦作“ 鱸鱠 ”。鲈鱼脍。 唐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:“芋羹真底可,鱸膾漫劳思。” 元 朱希晦 和韵简天则上天:“故乡鱸鱠牵归思,近砌蛩声搅夜眠。” 明 王世贞 送顾舍人使金陵还松江诗:“汝岂因鱸膾,吾曾识凤毛。”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:“当年起草侍明光,鱸鱠娱亲请尚方。”参见“ 鱸鱼膾 ”。
- 鲈的字典解释 鲈 (鱸) lú 〔鲈鱼〕体侧扁,嘴大,鳞细,背灰绿色,腹面白色,身体两侧和背鳍有黑斑
- 脍的字典解释 脍 (膾) kuài 细切的肉:脍鲤
历史典故推荐:萧墙之忧
亦作“萧墙之患”,意指内乱。论语.季氏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颛( ㄓㄨㄢ zhuān 专)臾:鲁国的附庸国。萧墙:门屏。当时,季孙是鲁国的大夫,孔子的学生冉求做他的家臣,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