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许景衡的《康师见访于竹阁因师臣师同赋问讯元老人》 全文: 道人乐岩栖,泉石厌眼耳。 胡为一叶舟,汎汎西湖水。 应怜老居士,巾屦困尘滓。 相从一笑顷,茗碗浮云蕊。 江天正摇落,秋色淡如洗。 宴坐俯层轩,梢云森凤尾。 眷言东溪老,挺立万夫伟。 平生海潮音,卷舌付诸子。 维此岑邃师,道学究终始。 当年几酬对,万法一弹指。 要当出新句,特用问兴止。 江河有馀润,今我亦随喜。
参考注释天正(1). 周 历建子,以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之月为岁首,古人以为得天之正,故称。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其於三正也,黄钟子为天正。”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“三微成著,以通三统” 李贤 注引《三礼义宗》:“三微,三正也……故 周 以天正为岁,色尚赤,夜半为朔。” (2).指冬至。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象数一》:“ 熙寧 十年,天正元用午时,新历改用子时;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,四夷朝贡者用旧历,比来款塞众论,谓气至无显验可据,因此以摇新历。事下有司考定。凡立冬晷景,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,今二景短长不同,则知天正之气偏也。” 摇落凋残,零落。《楚辞·九辩》:“悲哉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” 北周 庾信 《枯树赋》:“沉沦穷巷,芜没荆扉,既伤摇落,弥嗟变衰。” 唐 杜甫 《谒先主庙》诗:“如何对摇落,况乃久风尘。” 明 何景明 《答望之》诗:“江湖更摇落,何处可安栖?” 清 曹寅 《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》之一:“客心摇落傍孤笳,步屧随时向酒家。” 秋色(1) 一种中常橄榄棕色,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,且稍稍绿些 (2)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