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卫宗武的《初夏登北山》 全文: 春山如佳人,形色丽而秀。 兹来怅非时,已入朱明候。 片红飞不留,万绿新改旧。 接茵芳草蔓,偃盖古木茂。 黛鬟临水镜,一色净无垢。 戛然鸣声幽,雅弄出禽口。 得閒此夷犹,不觉留滞久。 一叶泛澄川,萦因历农亩。 决渠散青秧,耕夫类成偶。 舍舟挟短筇,崎岖度重阜。 野芳气如兰,冉冉袭襟袖。 逶迤穷山椒,寸怀纳宇宙。 川原浩无涯,万象皆我有。 沧溟杳渺间,云梦吞八*九。 昌黎开衡云,羊公登岘首。 顾我凡陋资,视此亦培塿。 虽然形气殊,兴趣无异否。 独嗟今昔殊,人事有迁贸。 而我老无闻,将与草木朽。 陟巘复降原,玄庐新结构。 伊傅不可怀,松乔以为友。 不死非所求,姑以佚吾寿。
名句书法欣赏 接茵芳草蔓,偃盖古木茂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芳草(1).香草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竹林果园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号为近 蜀 。” 后蜀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词:“花榭香红烟景迷,满庭芳草緑萋萋。” 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家门始终》:“万古千愁人自老,春来依旧生芳草。” (2).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为此萧艾也。” 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顾。” 宋 刘攽 《泰州玩芳亭记》:“《楚辞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谁与玩此芳草?’自诗人比兴,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。” 偃盖(1).车蓬或伞盖。喻指圆形覆罩之物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仙药》:“五德芝,状似楼殿,茎方,其叶五色各具而不杂,上如偃盖,中常有甘露,紫气起数尺矣。” 清 曹寅 《圆庐》诗之二:“蓑形偃盖一弓宽,枢户清寥位置安。” (2).形容松树枝叶横垂,张大如伞盖之状。 唐 杜甫 《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》:“阴崖却承霜雪干,偃盖反走虬龙形。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一一三:“其观前素有松树偃盖,甚为胜景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九三回:“隐隐见苍松偃盖,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于今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理水》:“第三天是学者们公请在最高峰上赏偃盖古松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