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钱维城五君子图》 全文: 寓五以图格依旧,由京而塞见如新。 松和岩柏自从古,梅与水仙未睹春。 气合言兰成雅契,神传貌玉本佳宾。 底须君子徵名姓,却蹈刻舟求剑伦。
参考注释底须何须;何必。 元 许有壬 《摸鱼子·和明初韵》词:“倾緑醑,底须按乐天池上《霓裳》谱!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五回:“共百年易过,底须愁闷。” 清 孙致弥 《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》诗:“遮莫文章供齿颊,底须愁病减腰围。” 君子(1)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 君子不齿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 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君子多欲。 (2)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。——《论语》 君子有不战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君子博学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 花之君子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(3)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君子登山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同社诸君子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君子之后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名姓1.即姓名。 2.有名望的姓氏。即旧族。刻舟求剑 比喻看问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,不知情随势变 |